生活这出戏啊,剧本发到手里,有人干等着,有人就敢自己动手改!咱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硬骨头”创业者。他们眼睛可能看不见花红柳绿,但心里门儿清啥好卖;走路也许慢了点,可追梦的那股劲儿,一步都没停下过。啥叫“自主创业”?对他们来说,就是硬生生撕掉“等人照顾”的标签,骨子里那股“不服周”的倔劲儿,让他们活出了个样儿。谁说身体有局限,梦想就得打折?他们偏不!
天刚蒙蒙亮,菜市场还笼着层薄雾呢,陈国辉那小小的菜摊子前,人影儿已经忙活开了。弯腰、分拣,脸上总漾着笑,看着就踏实。他常念叨:“我这摊上的菜,可都是我自个儿摸黑去挑回来的,新鲜着呢!别看我腿脚不如别人利索,挑菜、上秤、打包,嘿,一样都不含糊!” 这话里透着股实实在在的骄傲。
老陈今年49了,家就住在锦绣家园。以前也是厂子里的职工,后来厂子效益不行,两口子都下了岗。那会儿孩子还小,可把老陈急坏了,四处找活儿干。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工作还没影儿,他自己倒先因为脑梗,半边身子不听使唤了,在家一躺就是整整三年。那段日子真难熬,多亏了农场残联和社区的人上门来,摸清了他家的难处,帮他办了残疾证,还申请了低保,才算是熬了过来。
但老陈这人,轴!身体不方便,心里那股火可没灭。咬着牙,他愣是给自己选了条创业路——卖菜!这活儿,对行动不便的他来说,真不容易。刚开始那会儿,他拖着不灵便的身子开车去进货,那车开得,慢得跟蜗牛爬似的。等他好不容易把菜拉回来,嘿,别人家的摊儿早都卖得差不多了。这憋屈劲儿,放谁身上都够呛。可老陈为了这个家,硬是没打退堂鼓,也没撂挑子。
为了争口气,为了让街坊邻居认他这把秤,老陈拼了。他天天起得比鸡都早,一头扎进蔬菜批发市场,扒拉着挑那些最新鲜、最实惠、最水灵的菜。图啥?就图让大家伙儿吃得放心!这份实在劲儿,慢慢就传开了。靠着这股子实诚和拼劲儿,他的小菜店生意还真就一点点红火起来。老陈自己说得实在:“我卖的不光是几把青菜萝卜,卖的是一口气!咱身体是有点不灵光,但志气不能短一截。靠自个儿这双手挣钱养家糊口,心里头,它才真叫一个踏实!” 日子缓过来了,小店收入稳定了,老陈二话不说,主动就把低保给退了——咱能站着了,就不躺着吃救济!
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老陈愣是靠着自己的死磕劲儿,把小菜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家里日子也稳当了。他这份心,街坊们都看在眼里,敬在心里。他那间小店啊,堆的哪是菜,分明是活着的劲儿!一个普通人,就算脚步有点踉跄,只要心里那盏灯亮着,照样能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硬气得很!这,就是老陈写下的“硬骨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