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典型 | 张荣:单手擎起创业梦 踏出熠熠奋进路

 “身残志坚”这一赞誉,是对残疾人群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凝练。在宿迁泗阳,就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典范——张荣。尽管命运无情,让他因工伤失去了右手,但他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拼搏意志与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创办了企业,成功开辟出一条自立自强的辉煌之路。


    位于卢集镇的泗阳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在这忙碌的人群中,张荣格外引人注目,他正细致入微地叮嘱着工人,强调务必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一直以来,张荣就是一位善于学习、意志如钢的人。自步入社会起,他便踏上了自学之路,从对模具制造一窍不通的“小白”,凭借着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努力,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专家”。他的才华与能力得到了南京一家公司的认可,被高薪聘请,开启了他在模具制造领域的辉煌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523100702.jpg

    直到2004年,张荣因工伤失去了右手,但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倒,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迅速从伤痛的阴霾中走了出来,甚至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踏上了新的征程。2011年底,卢集镇掀起了全民创业的新高潮,张荣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放弃了在南京的高薪待遇,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创业梦想,回乡踏上了创业之路。

    2011年之前,张荣在南京从事脚手架扣件生产管理。年底政府招商引资回乡创业,自己本着对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回家创建了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从事老本行,生产脚手架和扣件。目前每个月生产量能达到30个货柜左右。产品远销欧美,国内的一些大型的建筑商也来采购。

微信图片_20250523100706.jpg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张荣深知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动力。他不仅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管理者,更是一位勤奋钻研的技术专家。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依旧刻苦学习生产工艺和设备维修技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自学掌握了三维编程软件制造模具技术。他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如今,公司已有20多个产品获得了专利。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他还亲自研究制造出了自动钻孔机,这一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泗阳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荣:“这种机器是我们专门针对产品设计的,专用的,在同行业里边是比较领先的。它的主要好处是什么呢?自动化,和精准度比较高,手工的一天才(生产)两三千个,现在能达到五千六千都能达得到了,效益提高了。”

微信图片_20250523100710.jpg

    张荣常说:“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不仅是这样告诫员工的,更是以身作则,将这句话深深烙印在企业的发展理念中。他始终把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作为公司的首要追求,正是这种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让客户对他们的产品充满了信任,为企业的良好口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从进料、下料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跟踪,确保对产品的安全系数检查,客户对产品也比较信任,从建厂到今天为止,每一个发出的货柜都有跟踪报告,有质量检查报告。

微信图片_20250523100714.jpg

    现如今,张荣创办的泗阳联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已经颇具规模,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家乡的村民就业。身为残疾人创业,张荣对残疾人群体有着特殊的关怀与理解。他的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招录了10余名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今年59岁的刘国林,便是这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在张荣的企业里,他和健全的员工们一样,每天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工人 刘国林:我们到这里已经有四五年了,收入还可以,一个月能拿5000多块钱,工资收入非常稳定,我们在卢集本地还又方便,能照顾家庭。”

微信图片_20250523100719.jpg

    回乡创业以来,张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先后获得了乡、县、市自强模范,科技领军企业,十大创业先锋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奋斗历程的肯定,更是对他为家乡和社会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谈到未来的打算,张荣满怀信心地表示,将继续秉承“国内开花,国外布点”的战略思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和家乡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今年企业出口量生产能力达到100个集装箱,产品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及澳洲等地区,深受外商好评,实现销售近3000万元。接下来,张荣将着手与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生产档次更高的脚手架,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