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沃野 科技赋能振兴——90后新农人汤思杰的创业传奇

他放弃城市优渥的工作环境

毅然回到家乡

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用专业知识

点亮农业发展之路

以科技为笔

创新为墨

在田畴沃野

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他就是萍乡市杰啸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汤思杰

一位在乡土间逐梦前行的“新农人”


扎根沃土 厚植专业根基

1996年,汤思杰出生于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檀梓村。父母从事花炮生产个体经营多年,踏实肯干、诚信经营的家风,如春雨般滋润着他的成长,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埋下了奋斗的种子。随着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父母退出花炮产业,闲置的厂房成为他创业的“第一桶金”,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场地。
2017年,从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的汤思杰深知,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打开事业大门的钥匙。大学期间,他便一头扎进学校组培研究中心,担任实验助理,参与省级林业厅与农业厅的赣南地区金线莲组培快繁推广项目。无数个日夜,他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为伴,反复钻研实践,不仅熟练掌握了铁皮石斛、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更在植物组培领域崭露头角。
毕业后,汤思杰开启了“充电”模式。他先后在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担任组培技术员,深入研究蝴蝶兰和粗肋草的组培及温室养护管理;在江西华彩三农园林有限公司担任组培研究员,专注樱花等彩叶植物组培快繁研究;在上饶县云田农业有限公司担任研发中心研发主任兼中草药植物工厂厂长,负责金线莲、霍山米斛、藏红花等中草药组培体系的建立。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让他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更让他对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了精准的把握。
图片
图片

勇立潮头 点燃创业火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领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汤思杰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2024年1月,他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执着,回到湘东创立了萍乡市杰啸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深入分析,他精准定位,选择贝贝南瓜、粗肋草、蝴蝶兰作为主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高,还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潜力。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汤思杰大手笔从福建省中科三安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在十万级洁净厂房内,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光配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搭配光照、温度、湿度等自动化设备,成功培育出被誉为“洋兰皇后”的高端观赏花卉——蝴蝶兰,填补了萍乡市乃至江西省高端观赏花卉规模化、立体化、集约化繁育领域的空白。
图片
图片

破茧成蝶 勇闯创业难关

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公司成立初期,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如“拦路虎”般横亘在前。面对资金难题,汤思杰多方奔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2024年成功获得35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解了燃眉之急。在人才引育上,他以对农业科技事业的热忱和企业发展蓝图,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专业人才加入。市场开拓时,他亲自带队,深入各地调研,与企业、种植户广泛开展合作。
汤思杰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引进日本“阿米巴”管理机制,并结合国内行业特点,在技术研发、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四大环节组建职业化团队。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引入“7S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稳健发展。同时,坚持集约化、立体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节约资源、集中处理废弃物,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品质是立足市场的根本。”汤思杰坚信,只要坚持这两点,就没有打不开的市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逐渐走出困境,产品赢得市场认可,发展步入正轨。
图片
图片

反哺桑梓 践行社会责任

汤思杰始终铭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家乡的支持。他积极投身湘东区产业帮扶计划,将产品生产与当地村级集体产业合作社深度融合,与老关镇檀梓村、前进村、老关村的产业合作社携手合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公司不仅为合作社及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还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园区投产后,预计每年为村级集体带来800万元生产订单,解决临时就业120人次,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公司育苗生产车间,一群90后、00后的本村年轻人正忙碌地剪切培植芽苗。五险一金、近五千元的月收入,家门口轻松自由的工作,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计划在三到五年内,建立省组培扩繁育苗重点实验室,汇聚顶尖科研力量,将公司打造成萍乡市乃至江西省种业的‘航空母舰’。也希望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辐射上下游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谈及未来,汤思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