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创业想太玄乎!说白了就是当「问题解决大师」

最近总有人问我:"创业是不是得有超牛的点子、拉到千万融资才算成功?" 我每次都摆摆手说:"打住!创业没那么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当用户的'救星'——谁能更快更好解决问题,谁就能赚到钱。" 

420c986b-2a3e-444f-918f-f0f2222ea700.png


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唠唠,普通人怎么靠解决问题挖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一、创业真相: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去年我认识个90后女生小林,她创业的起点特别"接地气"。有次她去闺蜜家,发现闺蜜对着堆满快递盒的客厅直发愁:"这些纸箱又占地方又难处理,收废品的都不愿意上门!" 


小林当场灵光一闪,第二天就开始调研周边小区,发现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扰。

她二话不说注册了"纸箱侠"小程序,联系废品回收站谈好合作价,推出"一键预约上门收纸箱"服务。


用户在小程序下单,回收员两小时内上门称重结算,还能兑换生活用品。就这么个解决日常小麻烦的服务,半年时间覆盖了30个小区,月流水突破20万。

这就是创业的本质:市场不会为华丽的PPT买单,但永远会为解决问题的方案掏钱。


开早餐店是解决上班族来不及做早饭的问题;开发母婴护理APP是帮新手爸妈缓解育儿焦虑;就连校门口卖煎饼果子,都是在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早餐刚需。

二、普通人找项目的3个黄金法则

1. 蹲点观察法:去人多的地方找"痛点"

想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偷听墙角"。


我有个学员想开宠物用品店,连续半个月在宠物医院、公园蹲点,发现很多主人抱怨:"狗狗出门总爆冲,牵引绳根本拉不住!" 他立刻联系工厂定制带缓冲装置的牵引绳,首批货三天就卖光了。

实操步骤:

• 选3个目标场景(比如菜市场、健身房、幼儿园门口)
• 每天观察1小时,记录至少5个用户抱怨的问题
• 筛选出有商业价值的需求(比如抱怨频次高、现有解决方案差)

2. 自我需求转化法:把自己的麻烦变成商机

做跨境电商的老张,创业契机特别有意思。他喜欢海淘球鞋,但每次都被复杂的转运流程折磨得够呛。


他心想:"既然我这么头疼,肯定还有很多人也一样!" 于是他开发了"一键海淘"工具,用户只需要复制商品链接,就能自动完成下单、转运、清关全流程。现在这个工具已经积累了50万用户。

自查清单:

• 最近一周你因为什么事情反复吐槽?
• 过去一个月花钱解决过哪些生活难题?
• 身边人经常向你抱怨的事情有哪些?

3. 热点延伸法:在风口上找细分需求

短视频火起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着拍视频当网红,而小王却发现很多商家不会剪辑视频。他专门给本地餐饮老板做短视频代运营,从脚本策划到发布全托管,收费比请专业团队便宜一半。靠着这个细分服务,他半年内签下了87家客户。

操作技巧:

• 关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热门话题
• 思考热门领域背后的衍生需求(比如直播带货火→需要直播场地租赁;露营热→需要装备清洁服务)
• 找到需求但供给少的细分市场切入

三、把问题解决做到极致的3个秘诀

1. 把1个问题解决透,别贪多求全

有个卖收纳用品的店主,最开始什么都卖,从衣柜收纳到厨房整理,结果业绩平平。后来她聚焦解决"小户型冰箱收纳"问题,开发出一套磁吸式分层隔板,配合详细的收纳教程,单品月销突破10万。


记住: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100分,远比在十个领域做到60分更赚钱。

2. 把用户体验做到"超预期"

深圳有家社区理发店,老板发现带娃的宝妈理发时很不方便,就专门设置了儿童游戏区,还准备了绘本和零食。现在这家店80%的顾客都是带娃的家庭,很多人宁愿多走两公里也要来这里。


多问一句"用户还有哪些潜在需求",往往能找到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

3. 用数据持续优化解决方案

做线上教育的李老师,每周都会分析学员的学习数据。他发现很多人在"函数运算"章节反复观看视频,于是专门制作了配套的练习题库和直播答疑课。


课程复购率从35%提升到68%。养成收集用户反馈、分析行为数据的习惯,能让你的解决方案越来越精准。

创业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那些闷声赚钱的创业者,其实都是"问题发现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下次当你听到有人抱怨"要是有个XX就好了",先别急着附和,不妨掏出小本本记下来——说不定这就是你创业的起点。


记住,把一个小问题解决到让用户离不开你,钱自然就来了。


End


作者介绍:

魏旭:未旭科技创始人、规划闭环创始人、商业IP构建导师,创业4年,带领1000+学员成长、蜕变,实现人生目标和梦想;成立规划闭环平台,带领超级个体通过规划扎根细分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事业!在全国各地已有40位合伙人,带领团队成员帮助门店和企业做规划,提升员工效率,增长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