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33岁,穷的时候,建议尝试一下轻创业

马上7月份了,降薪裁员的浪潮越来越近,老谭说他最近越来越焦虑,整天胡思乱想,连端午假期也没好好休息。

作为职场人,尤其是在当前大环境下的职场人,再正常不过。
变相降薪、削减福利、人员打包辞退,只要是替公司打工,这些改革措施就无法避免,除非这家公司全额垄断。
惯性思维往往只会注重眼前的利益,付出时间和精力后将钱拿到手就满足了,不会再去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
但聪明的职场人,往往在学习如何更加持续且自由的赚钱。
这是一种轻创业模式,核心就是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去运营
1、养成为自己打工的思维
如果你的一生,是一家公司的一生。
你,会怎么来运营呢?
当你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你就变成了这家公司的CEO,对待问题的视角需要改变。
你不是为别人去打工,而是在为自己打工。
老板和同事,包括公司里的一切,他们全部都是你的资源。
你并非依附于一家公司而生存,
而是通过这家公司来增长自己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力。
是它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服务于它。
2、开始思考个人商业模式
当你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你就要开始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了。
商业模式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
你能为你和你的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底层逻辑》这本书里,刘润提到: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杠杆*效率。
能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你的专业、技能、特长、天赋等。
杠杆不用多说,在这个时代,就是自媒体,文章或者短视频。
至于效率,选择合适的平台和工具,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一直深耕在微信生态系统里创作,因为用户基数大,潜在流量多。
当你找到自己人生的商业模式之后,剩下的就是坚持长期主义了。
3、逐渐确定个人商业模式
开始思考个人商业模式后,可以通过以下九个问题来进一步明确:
① 核心资源:我拥有什么?
我的个性、知识、兴趣、技能、经验、人脉关系以及有形的、无形的资产。
② 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
我要做的事情、任务、工作等等。
③ 客户群体:我能服务谁?
我做的事情会对哪些人有帮助?哪些人愿意为此买单。
④ 价值主张: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是实用价值,还是情绪价值?
⑤ 渠道通路:我该如何宣传?
我如何让客户认同我?
如何让潜在的客户注意我?
如何营销自己?
⑥ 客户关系:如何建立链接?
我想和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如何维系?
⑦ 重要伙伴:谁能帮助我?
哪些人是我的合作伙伴?可以和我交换资源、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⑧ 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
硬收入:流量变现、金钱。
软收入:成就感、满足感、自我价值感、人生转机。
⑨ 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
硬成本:时间、精力、金钱;
软成本:情绪、情感、家庭、身体健康等。
......
孔乙己长衫是体面的金线,也是生活的锁链。
打工人本质就是在向公司售卖自己的单份时间,
那为什么不在自媒体平台一份时间卖多份呢?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赚钱的本质,就是大胆去卖。
这个实践的过程,越早开始越好。
2025.6.1,经纬今日份分享,明天见~~